近日,根据《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同意第四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(TISC)正式运行的通知》(国知办函服字〔2021〕167号),厦门大学等TISC筹建机构顺利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评估,作为第四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成功获批、正式运行。
学校图书馆作为具体负责单位,经过一年的努力,出色地完成了TISC筹建工作。其中,“走进公共服务资源洼地,探索跨区域协作新模式”与“高校专利转移分析平台,助力产学研合作决策”两个案例同时入选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优秀案例。
厦门大学TISC积极响应福建省和厦门市知识产权局深化闽宁合作的倡议和要求,与宁夏TISC单位签署了跨区域合作协议,在建设东西部TISC单位合作示范品牌、培养人才队伍、推动闽宁校企合作和丰富宁夏TISC知识产权信息资源配置等四个方面开展合作。
厦门大学TISC以对接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,助力东莞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技术研发基地为出发点,通过垂直建站的方式在东莞成立“厦门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东莞工作站”,探索面向经济发达地区知识产权服务的区域协作模式,促进知识产权领域信息、人才资源的流动,融入并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
2019年底至今,厦门大学TISC共申报并获批国家社科、省部级基金项目5项。主题覆盖专利质量提升和高价值专利培育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绩效评价、专利文献应急保障机制研究、面向低成本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等相关内容研究。这些研究成果围绕公共服务现实问题而展开,将助力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共发展,为公共服务各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。
未来,厦门大学TISC将继续在厦门大学和各级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,在深耕已有服务的基础上,通过理论联系实际、资源融合支撑跨区域协作,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打造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创新模式。
(来源于厦门大学新闻https://news.xmu.edu.cn/info/1003/42093.htm)